1905电影网专稿 都说电影是造梦的机器,编织出来的五彩绚丽,吸引了无数追逐梦想的人。有人耕耘于幕后,有人闪耀在台前。
这些追梦的人,有渴望将自身经历、个人表达拍成电影的青年导演;也有想要在银幕上留下身影的演员。追梦不易,路途上固然有阻碍,但拼搏和奋斗永远是追梦路上的主题。
什么是成功?只要努力,不负梦想,便是成功。
这一次,我们采访了几位带着自己梦想进入电影行业的青年人。
演员万国鹏,三年的“横漂”经历,让他从影视剧中的路人甲,变成《我是路人甲》的主角。
“感觉很有同感,很多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,特别去相信一个东西的时候,就会感觉有一种天真在里面。”说起今年春节档的《新喜剧之王》时,万国鹏这样说。
《我是路人甲》和《新喜剧之王》似乎是漂在横店的演员们心中的两束光。和《新喜剧之王》中的如梦不同,《我是路人甲》里的故事,70%都是万国鹏的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。
抱着当演员的信念,万国鹏来到横店。前两个月非常艰难:性格内向的他一个人都不认识,每天都在为吃饭和住宿发愁。
做群演的第三天,万国鹏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,接了几个剧组的日戏和夜戏。没有经验的他并不知道休息时间可以睡觉,没有自己的戏时,他就站在一旁候场。非常累,但又觉得还有挥霍不完的精神头儿。他特别开心,觉得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走起来了。
两个月后,他接到了一个跟组角色,从组里出来,遇到了尔冬升导演开设表演培训班,万国鹏成了被选中的二十一分之一。
培训班里的这些人,让尔冬升萌生了拍《我是路人甲》的念头。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:万国鹏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角,连梁朝伟都为他写影评,说他让自己想起了日本演员染谷将太。
但《我是路人甲》之后呢?万国鹏说,自己接下来演的第一部戏,因为动作戏太多,他在一场追车的戏里右胳膊骨折了。
尔冬升导演看不下去,把他带到《三少爷的剑》剧组实习。万国鹏每天跟在尔冬升导演身后,了解一个剧组的运作,幕后工作人员如何配合完成一场戏,他觉得特别神奇——几个月前自己连镜头都找不准。
在横店待了三年,万国鹏来到了北京。虽然演的戏越来越多,他却意识到自己的表演进入了瓶颈期。万国鹏告诉我们,自己可以塑造好本色出演或者带有自己特质的角色,但对如何让一场戏充满感染力而有些力不从心:
“那个时候我很迷茫,真的特别想去演好每一场戏,想去抓紧每一场戏,但特别痛苦。那个时候会想,这场戏我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它充满感染力,充满生命力?”
在最苦恼的时候,万国鹏去周迅、陈坤和陈国富导演创办的山下学堂里学习了三个月,通过解放天性、小丑表演等训练,他发现自己再去演角色的时候,可以有不同的发挥,演戏变得过瘾了。
现在,万国鹏每年还会回到横店拍戏,那里的街头让他熟悉又陌生。万国鹏说,横店是自己的情意所在,是热血三年的美好回忆所在。
“那三年是我一直追梦的三年,也是我找到自己真正所爱的三年。”坚持到现在,万国鹏觉得自己很幸运,“真的要很喜欢很喜欢才可以一直有梦,一直去追,然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